日期:2025-06-26 10:11:35
中印边境形势紧张
20世纪50年代,印度非法侵占麦克马洪线以南我国九万多平方公里土地后仍不满足,频频在“西线”挑起摩擦。因在西线难以占得便宜,印度将战略重心转向东线。1962年,我国山南军分区在克节朗地区设立一个约60人的哨卡,印军发现后因忌惮我军战斗力,谎称我军有600多人并请求增援。印度方面据此做出错误判断,以为我军要“大反攻”,提前做好战争准备,并发起小规模冲突试探,挑起数桩武装流血事件。我军多番忍让无果后,决定展开反击。
张国华临危受命
还在内地养病的西藏军区司令张国华,受到毛主席紧急召见。毛主席问他“能不能打?能不能赢?”张国华立即点头。毛主席交代自卫反击作战任务,主要是打击印度反动派嚣张气焰,为和平谈判争取条件。对于作战方案,总参指示先打掉对方一个营,而张国华则提出两翼同时出击,打掉印军一个旅。两种方案一个保守一个激进,最后毛主席拍板:“让他去打!打不好,至多不过重来,再说张国华还是值得信任的!”。
展开剩余61%打出来的“佛光将军”
1914年,张国华出生于江西永新,因家境贫困辍学。毛主席和朱德在井冈山搞革命时,不满15岁的他奔赴井冈山成为红四军一员。作战中他极为英勇,屡屡负伤,伤未养好就重返前线。红军长征时,他已成为团支部书记,在包座战役和腊子口战斗中表现优异。各路红军在陕北会师后,他被升为红军河东抗日游击支队政治部主任,后进入陕北抗日军政大学学习。七七事变爆发后,他长期在一线战场与日伪军作战,参与抗日根据地建立与扩张,成为独当一面的军政干部。抗战胜利后,他在豫皖苏三省枢纽地区建立新根据地,成绩斐然,被授予中将军衔,后被委派到西藏地区。
毛主席信任的缘由
毛主席等人选中张国华主要有三方面考量。一是他从20世纪50年代带军入藏,长期在西藏主持工作,熟悉当地民族、社会等整体情况,指挥更自如。二是他就任西藏军区司令后,一直关注中印边界问题,对中印边界问题的产生、发展、根源以及印度军队的布防、作战能力等都了如指掌。三是他熟知地形、文武双全,能将地形困难转化为优势,发挥我军最强战斗力。
张国华一战封神
1962年10月20日早上5点多,天色刚蒙蒙亮,我军动用迫击炮从左翼突袭克节朗地区的印军。印军因防备方向错误,被我军炸得晕头转向,我军绕到敌军侧后方,轰炸后发起冲锋。号称王牌军的印度部队全面溃败,两千多人除少部分被歼灭外,大部分被俘虏,只有六十多人逃脱。张国华仅用一天就歼灭印度王牌旅,一战封神。
背后的辛酸故事
张国华的封神一战,背后有着许多辛酸。他在西藏工作期间,组织部队开垦生产,践行毛主席“进军西藏,不吃地方”的指示,开垦出万亩良田,种出大量粮食和蔬菜,为战争做好了物资准备。然而,他为了工作,没能见女儿最后一面。当年接到孩子病重的消息时,因重要会议他选择先处理工作,等会议结束赶到医院,女儿已离世。后来,张国华因长期劳累,在一次讲话中心脏病发倒在会场上,经抢救无效去世。
张国华将军为西藏的解放和建设,为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的胜利,奉献了自己的一生,他的事迹和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敬仰。
发布于:湖北省驰盈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